2022年,《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扩大了范围,纳入了有害化学元素汞的不受管制的来源,包括某些灯具、卫星推进剂和儿童补牙剂。此类含汞产品占全球汞使用量的30%。与此同时,各方同意修订《巴塞尔公约》,要求所有电子废弃物都必须事先征得知情同意,从而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共享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的信息。2019年,全球产生了5300万吨电子废弃物,其中只有17%得到了回收。《鹿特丹公约》《斯德哥尔摩公约》这两份姐妹公约也将重要的工业化学品列入了管制清单。

6月,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低碳和非化学发展Implementing Sustainable Low and Non-Chemical Development in 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方案启动。这项由全球环境基金资助的五年计划旨在防止23000多吨有毒化学品和185000多吨海洋垃圾的排放。该计划支持33个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水俣公约》和《国际化学品管理战略方针》Strategic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Chemicals Management的义务。

环境署也加大了应对废水污染和相关生态和健康风险的力度,特别是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问题。当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对抗微生物药物不再产生反应时,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就产生了。2019年,耐药细菌感染导致近500万人死亡。由环境署、粮农组织、世卫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组成的四方联盟建立了一个新的框架,以支持各国应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问题,并倡导在最高级别(包括20国集团)就这一问题采取行动。

Image
汞等有毒化学物质会渗入供水系统,并对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产生负面影响。摄影:环境署
Tags
image credit color
wh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