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Mar 2019 新闻稿 Air quality

北京大气污染治理为其他城市提供可借鉴模型

内罗毕,2019年3月9日——今日,《北京二十年大气污染治理历程与展望》先于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发布。报告指出,北京作为发展中国家最大和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致力于寻求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达20多年之久,其坚持不渝的努力和所获得的成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型。

这份研究报告由联合国环境署和北京市生态环境局(BEE)联合发布,由联合国环境署主导,聘请国际和中国专家团队历时两年完成。对北京1998-2017年空气治理历程进行系统回顾,对关键的措施和效果进行评估分析。报告概述了北京完善并改进空气质量管理计划的历程,并为北京保持住其清洁空气的发展势头提供了近期,中期和长期建议。

“北京空气质量的改善绝非偶然。这是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资源和政治意愿的结果。”联合国环境署代理执行主任乔伊斯·姆苏亚说。 “了解北京的大气污染治理故事对任何一个想要实现类似成就,遵循类似路径的国家、地区或城市都至关重要。”

该报告的主要作者,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表示,北京在1998年至2013年期间取得的进展有目共睹,但北京在《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下取得的成就更引人注目。

1998年,北京空气污染主要来源是燃煤和机动车。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水平超过国家限制。到2013年,相关污染物水平不仅下降,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指标已达国家标准。

2013年,北京采取了更系统、更密集的措施。截至2017年底,北京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了35%,京津冀地区的PM2.5浓度下降了25%。这主要得益于对于燃煤锅炉的控制、以及国内清洁燃料的推广以及工业重组措施的实施。

在此期间,北京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年排放量分别下降了83%,43%,55%和42%。

北京在20年的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空气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对空气污染物进行监测评估,并对污染源分布和排放清单展开研究。它还包含全面的法律标准和严格的环境执法。空气质量工作得到了京津冀地区经济政策,公众参与和空气污染防治协调的支持。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于建华表示,“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北京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北京的PM2.5浓度仍未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距离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安全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北京在秋冬季节重污染过程仍然时有发生。解决这些空气污染问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愿意与发展中国家其他城市分享我们在这一方面长期积累的知识和丰富经验。”

这是联合国环境署第三次对北京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开展独立评估,之前两次分别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环境独立评估报告》《北京空气污染治理历程:1998-2013年评估报告》

下载 英文版报告或 中文版报告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

Tiy Chung, 气候和清洁空气联盟新闻官: tiy.chung[at]un.org, +33 626 71 79 81( WhatsApp 和 微信 应用程序)

Zixing Dai,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官员: tonydzx[at]aliyun.com; +86 135 0102 6315.